2020 年第十二届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0-9-22 10:57:57 http://www.biog.org.cn 来源:北京妇产学会
五湖四海群英荟萃,声振寰宇群贤毕集
2020年9月6日,第十二届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进入最后一天。前两天的学术盛宴让国内众多的同道们意犹未尽,今天由国际国内的顶级专家精心准备的学术前沿专题更是让各位收获颇丰。我们继续为大家报道此次大会的精彩讲座内容。
北京协和医院田秦杰教授:《真两性畸形的诊治》
北京协和医院田秦杰教授
田秦杰教授亲临现场为大家带来《真两性畸形的诊治》精彩讲座,真两性畸形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性发育异常疾病,是指一个个体体内具有卵巢与睾丸两种性腺组织,且两种性腺都有一定程度的功能的疾病,也被称为卵巢睾丸性性发育异常。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缺乏SRY但促睾丸发生的基因被激活,或者促卵巢分化/抗睾丸基因表达不足有关。染色体绝大多数为 46,XX(约 85%),也可为 46,XY(约占 12%)或其他各种嵌合。田教授从真两性畸形的分类出发,结合病例讲解,直观展示了该病临床表现。田教授强调临床工作中,在所有生殖器性别模糊的患者中都应考虑真两性畸形的诊断。真两性畸形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要根据诊断时患者年龄和对内外生殖器功能的评价而决定治疗。婴儿期可选择性别,较大患者通常考虑性别定势,按其社会性别治疗。应切除与选择性别不一致的性腺组织,并进行整形手术,青春期后激素补充治疗。
德国妇科内分泌学会与生殖医学会副主席Thomas Rabe教授:《宫内避孕器具与月经异常出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李扬璐博士翻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李杨璐博士
托马斯·拉贝教授为大家带来《宫内避孕器具与月经异常出血》的精彩讲座。拉贝教授详细讲解了不同种类宫内节育器包括惰性宫内节育器,含铜宫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Mirena和Jaydess)的适应证和优缺点。出血和疼痛(穿孔、异位等)是中断宫内避孕器应用的最常见原因。应用不同宫内节育器的出血模式存在不同,对于初次出血病人,排除其他情况后,可根据子宫内膜厚度,选择相应药物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炜教授:《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炜教授
张炜教授线上为大家带来《高催乳素血症诊疗指南解读》的精彩讲座,张教授从高泌乳素血症(HPRL)定义,流行病学特点,生理调节机制,病因和对生殖功能影响,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她强调高泌乳素血症是引起不孕和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多数由垂体瘤导致,部分PCOS 患者也可合并HPRL。溴隐亭是绝大多数高催乳素血症的首选治疗方式,可降低血清催乳素(PRL),恢复排卵,改善促排卵妊娠结局。
来自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主席Andrea R. Genazzani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病理生理学、非手术治疗或其它新的方面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蒋子雯翻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蒋子雯
Andrea R. Genazzani教授通过线上讲座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理生理学,非手术治疗及新观念》的精彩讲座。Andrea教授分别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阐述了细胞凋亡和自噬受损、局部炎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以及相关基因甲基化异常等机制对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作用。同时探讨了子宫内膜异位的常用药物及的药物治疗的选择和策略,强调应以缓解疼痛和治疗不孕作为主要的治疗目的,并对目前研发的新型药物,如口服非肽类GnRH抑制剂elagolix,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阴道缓释环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配体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德国科隆大学Weyertal医院 Thomas Roemer教授:《门诊微型宫腔镜与典型的住院宫腔镜的适应证比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鞠蕊博士翻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 鞠蕊博士
Thomas Roemer教授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门诊微型宫腔镜与典型的住院宫腔镜的适应证比较》的精彩讲座。Roemer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门诊微型宫腔镜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具有的许多优势。讲座中Roemer教授应用大量鲜活的图片比较了门诊微型宫腔镜和传统宫腔镜在常见妇科疾病中诊断和治疗的不同作用。门诊微型宫腔镜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麻醉、安全性高、费用低廉等有点。开展门诊微型宫腔镜业务可以增加需要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数量,是住院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评估的重要选择方式。门诊微型宫腔镜与住院宫腔镜联合应用提高了不孕症和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国际绝经学会官方杂志主编 Rod Baber教授:《中年女性疾病预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程姣姣博士翻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程姣姣博士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Rod Baber教授,通过录制PPT音频在线上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绝经激素治疗(MHT)在中年女性疾病预防中的作用”的讲座,MHT的主要指征是缓解血管舒缩症状,它应该成为提高中年女性健康总策略的一部分。MHT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应与治疗目标一致;也不必要限制MHT的应用时间。当患者需要MHT的时候经过评估后适用患者可继续应用。对于子宫切除术后的女性可单独应用雌激素治疗;有子宫的女性必须添加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有下生殖道局部症状的患者局部MHT应用为首选方式。对于50~59岁的健康女性,雌激素可减少冠心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全因死亡率,应将其视为预防慢性疾病的整体策略的一部分。目前临床研究数据不支持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MH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防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阮祥燕教授
阮祥燕教授在会议现场为大家带来了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精彩讲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相关的骨折是增加绝经后妇女死亡率的重要因素。阮教授结合中国首个《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就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MHT的方案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强调在骨质疏松的防止过程中要注意下面的问题:1.适时合理进行激素补充治疗;2.重视中医药在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防治方面的作用;3.重视围绝经和绝经期女性骨密度的规范检测。
德国绝经学会终身荣誉主席Alfred O. Mueck教授:《乳腺癌与MH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阮祥燕教授翻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阮祥燕教授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Alfred O. Mueck 教授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了《激素治疗与乳腺癌风险》的精彩讲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阮祥燕教授进行了全程翻译与讲解。Alfred O. Mueck 教授重点介绍了激素致癌的分子机制并强调正常的雌二醇代谢后不会产生致癌物,在异常情况下代谢为醌类物质,有致癌可能。在讲座中Mueck 教授从实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对激素治疗与乳腺癌风险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比较了不同用药方案对乳腺癌风险的影响,并提出,临床医生仍需进一步探索与激素相关的乳腺癌风险标志物。
大会执行主席阮祥燕教授闭幕讲话:第十二届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线上线下同时举办的形式使得诸多国内外医学大咖贤士齐聚一堂:9位国际顶级专家讲者,11位国内翘楚讲者、17位大咖精英主持以及50多个组委会成员。会议囊括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领域最新热点,9场国际讲座与13场国内讲座,对生殖力保护、更年期问题、妇科内分泌典型疾病、妊娠与后代健康及性发育异常等特殊疾病5个专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讲解,广受医学同行关注,线上及现场参会者6万余人次,在中国学术界获得无数赞誉。两天半的时光转瞬即逝,相聚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12年来,此大会已经成为中国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沟通、合作和交流,提高临床、科研、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关注并参与到我们盛会中来。“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传道授业,让无数医者获益!群英荟萃良辰短,学无止境,让我们2021年再相聚!
会议主持风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代荫梅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吴玉梅教授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前副院长 申素芳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主任 孟元光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杜雪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陈蓉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王亮教授
国内各地区众多学员通过网络观看此次大会的直播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
鞠蕊 许新 杨瑜 蒋子雯 程姣姣 阮祥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