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学会首页>新闻中心

会议报道丨聚焦妊娠期心血管疾病,名家齐聚守护母婴健康——2023年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高级培训班隆重召开

2023-8-28 15:48:36   http://www.biog.org.cn  来源:北京妇产学会

夏日炎炎,细雨送爽,由北京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心脑血管危重症产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女性健康文化分会、北京妇产学会协办的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高级培训班于2023年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昆泰酒店隆重召开。



开幕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女性健康文化分会会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心脑血管危重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军教授主持了本次大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军教授

       北京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郗淑艳致辞

郗淑艳巡视员首先肯定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作为北京市妊娠合并心脏病转会诊中心、北京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在妊娠合并心脏病转会诊和救治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取得的成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对孕产妇救治工作高度重视,每月举行院内急救演练,成绩全院通报,团结合力,积极行动,形成全院的快速反应能力,成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危急重症救治的典范。医院无论从院领导班子的鼎力支持、医务处及妇幼专干协调组织、还是妇产科及各个兄弟科室的多方协作团结努力,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保障妊娠女性安全做出了巨大努力。
近年来,国内人口结构发生重大改变,高危妊娠比例逐年增加,对孕产妇救治及死亡率降低提出了更高要求,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疗机构压力巨大。党的十九大提出母婴健康战略,为母婴健康提出“全方位全周期”服务要求,孕得优、生得安、管得好,我们妇幼工作者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如临深渊的警惕,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郗淑艳巡视员进一步指出,目前孕产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人民健康意识提升和筛查手段精进,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增加,我们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管理应该更加精细化和个体化,避免一刀切和一把抓,同时更应做好妇产科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让大家重视起来,紧张起来,实践起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问题,希望妇幼从业人员、相关专业人员都可以通过本次培训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孕产妇救治贡献自己的力量。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孔晴宇致辞
孔晴宇副院长在大会致辞中指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作为以心血管疾病诊疗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坚持“强专科,优综合”的办院理念,作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重孕产妇救治及定点转诊中心,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血管重症妇产医学、母胎一体化等专业做好做强。多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大家看在眼里,这些成绩也已成为北京安贞医院的一张名片,妇产科的工作繁重且劳累,她们站在孕产妇救治的最前线,却依然在繁杂的临床工作中拨云见雾、不断总结和学习,为孕产妇抢救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不断努力着。
多年来北京安贞医院举全院之力做好北京市妊娠合并心脏病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转诊和会诊工作,也积累了大量救治经验,近五年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孕产妇零死亡。孕产妇危重症的救治工作常需由主管院长牵头、医务部组织、多学科联动、多团队协作,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妇幼人、安贞人,都在为提高我们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管理和救治水平、为母婴健康事业做着不懈的努力。最后孔院长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学术讲座


沈汝冈教授:孕产妇的安全管理

北京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沈汝冈教授作了关于“孕产妇的安全管理”的精彩演讲。沈汝冈教授指出:孕产妇安全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死亡率是健康中国规划的重要指标。沈教授结合2022年指标对孕产妇死亡率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宣教、防控及治疗进行了具体指导,北京市2022年孕产妇死亡率2.97/十万,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艾森曼格综合征)是十三五期间间接产科因素死因首位,2022年孕产妇死亡率较前下降,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各种业务能力培训的开展。沈教授建议:建立孕前、孕期、产时、产后42天全程闭环管理,强调动态管理意识;加强产科新指南、共识的学习及应用,充分利用标化教材、月研资料;加强多学科团队建设( MDT )及合作;加强产科骨干队伍建设;利用多方联动、分钟行动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速度;建立抢救会诊中心:加强母胎医学临床应用;提升区域母婴安全救治能力。

乔志钰教授:妊娠期心脏外科手术的多学科协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乔志钰教授作了“妊娠期心脏外科手术的多学科协作”的演讲,强调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孕前咨询、孕期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病情、围产期相关科室协作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常见孕产妇心血管合并症极危重病种(主动脉疾病、瓣膜病、心房粘液瘤、艾森曼格综合征、先心病等)并逐一对各个病种的病因、管理、监控、治疗等进行详细介绍,尤其重点对妊娠合并主动脉疾病的诊疗管理策略及成功经验进行了精彩分享。

张军教授:被忽略的妊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主任张军教授作了关于“被忽略的妊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精彩演讲。张军教授对容易被忽略的严重的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种类、忽略原因、延误诊断和误诊可能导致的后果、我们如何减少忽略及如何改善解决等四方面做了详细生动的讲授,强调相关专业领域指南学习、保持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强调对患者前瞻性管理及工作、提前预警、全面评估、重视病史收集及初步查体的周全详细。通过多个病例分析分享宝贵的诊治经验。

李燕娜教授:妊娠合并心肌病的抗凝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李燕娜教授首先对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心血管疾病占比高,心肌病人总数上升,心肌病人群中相对血栓发生几率高,抗凝尤应重视;其次对心肌病抗凝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进行详细解读,对四类心肌病抗凝适应症、禁忌症、抗凝方案选择、注意事项进分类讲述。对特殊类型心肌病的诊断要点进行总结,指出妊娠合并心肌病病情复杂,管理需考虑多种因素并依靠MDT团队,并对该领域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朱光发教授: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朱光发教授带来“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策略”的演讲。朱光发教授从感染性心内膜炎定义、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诊断的Duke标准、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使用策略进行着重讲授。朱广发教授结合妊娠期特殊阶段对药物安全性的要求,讲授抗菌治疗原则,杀菌、早期、足量、长程,并对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临床常见问题拨云见雾提出见解。

林建华教授: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外指南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林建华教授带来“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外指南学习”的演讲。妊娠期妇女的心脏病发病率为1%~4%,常见为先心,其次为风心,多胎政策出台后高龄孕产妇比例更高,妊娠合并心脏病疾病谱发生改变。严重瓣膜疾病接受机械瓣置换术的女性,孕期抗凝有其特殊性,而心房颤动、扩张性心肌病、肺动脉栓塞等疾病也需要进行抗凝预防和治疗。林教授结合中外指南对妊娠期常见心脏病如机械性瓣膜病、房颤、心力衰竭及先心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提出指导性意见:包括抗凝方法推荐以及抗凝不良严重并发症的预防等实用性内容。
陈敦金教授:妊娠合并腹主动脉瘤诊治与挑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陈敦金教授讲到,妊娠合并腹主动脉瘤处置需兼顾母胎双重因素,多学科团队精密合作是救治成功的重要保障,所有患有主动脉疾病的女性,需反复强调孕前咨询重要性,告知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全面心脏评估,必要时进行遗传咨询;建议患有潜在主动脉疾病或遗传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适当的计划生育,并应规定有效的避孕措施。在母体死亡风险超过10%的情况下应避免妊娠,强烈要求妊娠患者,符合手术指征者可考虑在妊娠之前进行手术修复,但需强调手术后仍面临死亡风险,并审查和调整孕前使用药物,降低宫内暴露的潜在风险。

何怡华教授:基于母胎医学的先心病一体化诊疗模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心脏超声医学中心何怡华教授带来“胎儿先心病母胎一体化管理”的演讲。何怡华教授介绍了胎儿先心病单纯结构畸形CHD的种类分布,基于产前结构畸形危险分层诊断的新生儿救治结局明显好于无危险分层诊断的新生儿。从产前筛查的现状出发,以超声医学角度分享了典型危重型胎儿先心病案例,通过对五种需急诊救治的胎儿先心超声声像展示及讲解,强调基于产前诊断+遗传诊断的一体化诊疗模式,并建议对家属提供个体化咨询及评估,制定详细具体的治疗和处理方案。

赵丽云教授:妊娠合并心脏病麻醉评估及围手术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赵丽云教授通过对先心所致肺动脉高压重症的识别、实验室指标解读、辅助检查评判、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麻醉方式的选择等内容,将经验分享给大家。对于此类患者推荐硬膜外麻醉及剖宫产分娩、强化术前准备、不主张强心、推荐靶向降肺压治疗、术前备机械辅助、血管活性药物谨慎使用等等,并介绍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剖宫产术中的管理经验。

王强教授:产时手术-先心病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救治模式新突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王强教授带来“产时手术:先心病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救治模式新突破”的演讲。王教授指出,先天性心脏病长期占据我国出生缺陷第一位且呈上升趋势,救治率低、手术率低,目前面临的临床问题是诊疗能力的提高和新生儿先心病手术死亡率的降低,并指出解决的切入点及当前解决问题的困境,提出先心病产时手术新理念并强调先心病产时手术开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优化诊疗程序,将先心病诊治提前到胎儿期,实现快速精准的产前和产时诊断。建立简洁有效的产时处理流程。

韩凤珍教授: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识别-产科医生的责任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韩凤珍教授从两方面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识别”进行讲述。第一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分类及概述,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功能异常性心脏病、妊娠期特有心脏病;第二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早期识别,韩教授指出,在早期识别中病史采集非常重要,症状及查体需与其他内科疾病相鉴别,对于妇产科医生应注意首次产检过程中识别特殊体型或体表特征,重视心脏听诊,注意氧饱和度监测。

杨冬教授:胎儿先心病的产前诊断与预后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杨冬教授表示,胎儿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是遗传、环境因素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杨教授从CHD发生高危因素出发,阐述诊断现状,强调重视低危人群的筛查与诊断,总结筛查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指征包括母亲因素及胎儿因素,并指出胎儿超声心动图序贯评估的重要性、时机及频率应以病变性质和危重程度、心力衰竭的存在与否、预期的时机和进展机制及产前和产后干预的可选方案为指导。推荐CHD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模式,讲解胎儿先心病临床预后评价体系。最后杨教授对胎儿CHD筛查、诊断及评估流程进行了总结。

张大伟教授:紫绀型心脏病妊娠管理和结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张大伟教授指出,CHD孕妇较正常孕妇更容易发生不良结局,紫绀型心脏病为妊娠禁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幼年期或青少年期未得到早期发现和及时手术矫治,往往这类患者至孕中晚期才被明确诊断,对产科处理造成极大困扰,故孕期应加强监测,重视产前诊断及基因检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氧饱和度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需重视查体及氧饱和度监测,重视多学科协作,并对产科管理经验进行精彩介绍。

杜中涛教授:ECMO在产科危重症救治中的应用及病例分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杜中涛教授表示,ECMO在产科危重症救治中使用率逐渐提高,危重症孕产妇预后有效改善,但是需仔细评估并把握ECMO时机,多学科团队协作,同时杜中涛教授还介绍了ECMO抗凝策略,并分享了一例ECMO 辅助27天救治成功的案例:该患者期间经历4次大抢救,肺完全实变,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后阖家团圆,救治过程惊心动魄。

刘群博士:妊娠合并大动脉转位孕产期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刘群博士从妊娠合并大动脉转位的分型及特点出发,讲解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总结我院妊娠合并大动脉转位的收治情况,思路清晰、层层叠进,强调孕前评估、孕期管理及终止的时机及方式,并对此类患者的围生期管理策略进行总结并分享经验。


专家点评


演讲过程中,分别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李燕娜主任医师、王克芳主任医师、孔佳副主任医师、杨冬主任医师、魏炜副主任医师、包照亮副主任医师、张昕蕾副主任医师、房臻主治医师对会议进程进行主持并对各位讲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妊娠合并重症心血管疾病急性救治团队及快速反应团队演练环节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产科、EICU(米玉红、段小春、杨庚团队)CCU(刘文娴、赵欣团队)、麻醉科(王晟、齐择优团队)、护理团队的成员,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开急救演练,大家在不同的急救场景里承担不同的救治任务及角色,充分理解各自的职责与行动,建立团队特色的快速沟通信号,分秒必争,快速反应,共同参与整个急救演练过程,培训过程中严谨熟练与幽默风趣并行,将培训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任务后,李燕娜教授总结病例抢救要点、救治效果、经验教训及改进措施等,段小春教授总结复苏措施及手法、讲授复苏抢救要点,安贞医院医务处邵涓涓副处姜宗杰干事亲临现场指导并高度肯定了急救演练模式在大会中首次尝试的优异效果,今后可继续探索,会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妊娠期恶性心律失常急性救治团队演练






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快速反应团队演练



本次大会在热烈气氛中圆满闭幕,此次大会时间虽紧迫,但交流内容丰富多彩,抢救演练及快速反应团队训练有素、秩序井然,各位点评专家发言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现场学习气氛浓烈,掌声经久不断,大会圆满成功。


精彩花絮




本文由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会议会务组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