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口支援扶贫精准发力显神通
2020-6-11 15:28:36 http://www.biog.org.cn 来源:北京妇产学会
攻坚之年,扶贫工作怎么抓?
疫情之下,对口帮扶如何做?
面对重大课题,北京市主动担当作为、全面精准发力,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北京作为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带头大哥”,承担着全国8个省(区)90个县(旗)的扶贫支援任务,包括西藏、新疆、青海、内蒙等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肩上的担子不轻啊!然而,就像是市委书记蔡奇所讲,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扶贫支援各项工作,助力受援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决战。
在过去的两年,北京的扶贫支援清单可谓“含金量”十足,包括投入140多亿元财政资金、实施2700多个项目、选派3900多名挂职干部人才。然而,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蒙上“疫霾”。疫情对全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明摆着的,扶贫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对于信心无比坚定的北京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不,疫情发生后,北京对口支援扶贫的河北保定地区农产品出来严重滞销,涞水、易县、顺平等8个县纷纷告急,大量的红薯、南瓜、苹果、梨、大枣、鸡蛋等农副产品只能躺在库里睡大觉,不仅贮存成本高,还存在烂掉坏掉的危险,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收入。疫情之下,北京赴保定挂职团队主动出击,他们一方面深入挖掘北京市场消费需求,与北京字节跳动公司、北京本来生活集团等企业及时联系对接,并在各大平台发布待销信息;一方面通过北京新发地、北菜集团、北京兴福购等实体销售企业,与商家直接对接交易,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战疫扶贫”,引来北京健坤集团、华天集团、天恒集团等大型餐饮企业和民企纷纷来对接采购,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燃眉之急,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相似的“情景剧”,在北京对口支援扶贫的各个地区频频上演。如首都14家一级企业开展扶贫产品进食堂工作,使内蒙古、甘肃等地的肉食产品在北京销路大开;怀柔区通过微信、抖音及自媒体公众号发布销售信息,让张家口怀安县的“迷你黄瓜”抢订一空,留下“两怀一家亲”的佳话。
针对疫情期间外出务工难问题,为支持当地扶贫企业、扶贫车间恢复生产,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北京主动作为,化危为机。位于河南省兰考县的三元种业兰考分公司,是首农集团的重要扶贫项目,曾创造了令人鼓舞的“首农效率”和“兰考速度”,有效解决了周边村镇贫困居民的就业问题。疫情期间,兰考分公司面对奶源和生产资料运输遇到的问题,与当地政府密切沟通配合,在生产环境控制、车辆和人员防控、物资储备等方面统筹兼顾,生产运营井然有序,保证了职工在岗率和基本收入不降,并促进了当地畜牧业发展。
在河北阜平县,北京共支援建设了15个扶贫车间,其中9个是手工业车间,普通工人大多是本地人,但管理人员主要来自外地,受疫情影响,车间生产遇到麻烦。为及早复工复产,北京挂职团队马上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派专车从外地接回管理人员,使所有车间都如期运转起来。在河北大名“百万肉种鸡产业扶贫基地”和河北行唐“百万蛋种鸡产业扶贫基地”,为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首农集团在帮助他们抗击疫情的同时,千方百计助力基地开展生产和运营活动,重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劳动收入。首农集团还计划在年底前通过扩大产业规模,为当地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养殖、屠宰、加工、餐饮等产业发展;通过股金、薪金、租金和利金这“四金”收益,更好地实现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包括完成6000多名建档立卡户脱贫的预期目标,带动当地及周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当地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强力支撑。
针对受援地区可能出现的因病致贫、因学返贫等风险,北京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携手当地政府“点对点”地开展精准扶贫,并拓展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途径,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北京在援助新疆脱贫攻坚中重点强化了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援疆项目复工复产,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协调解决当地农副产品滞销问题。二是努力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对患有疾病的家庭给予救助帮扶,确保患者在得到良好救治的同时,不因救治费用支出数额大而致贫。三是北京援疆教师认真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克服两地时差影响,高质量地开展网络授课辅导,助力当地学生高考复习,赢得广大师生的好评和赞誉。
文/董聚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