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十五年峥嵘岁月,一路同行
2024-6-3 15:55:41 http://www.biog.org.cn 来源:北京妇产学会
2023年12月16日至1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与北京妇产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2023年)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GCP办公室主任代荫梅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
本次大会汇集了来自德国、英国的6位国际专家,包括来自德国五位教授,他们是:中国政府友谊奖、长城友谊奖获得者、德国绝经学会终身荣誉主席、中德妇产科学会德方主席同时也是本届大会联合主席的Alfred O. Mueck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德国妇科内分泌及生殖医学学会副主席、中德妇产科学会德方副主席Thomas Rabe教授;长城友谊奖获得者,德国约翰娜艾蒂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Matthias Korell教授;欧洲生殖力保护网络创始人Markus Montag教授,德国科隆大学Weyertal医院妇产科主任Thomas Roemer教授;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国际绝经学会主席、英国皇家医学会主席的Nick Panay教授;以及国内黄荷凤院士、陈子江院士、夏恩兰教授等15位讲者和12位主持人,就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领域、生育力保护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无私分享与热烈交流,会议现场,精彩纷呈。
新书发布
新书《多囊卵巢、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由阮祥燕教授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荟萃了来自60余位国际生殖与妇科内分泌领域专家临床经验中的精华。本书的四位国际主编分别为: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主席Andrea R. Genazzani教授、西班牙Lourdes Ibáñez 教授、波兰Andrzei Milewicz教授、印度Duru Shah 教授。主编们倾情奉献,从国际视野出发,讲解了多囊、代谢、肥胖对从青春期到老年女性的生殖功能和健康的影响。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备孕管理》一章由阮祥燕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客座教授、荣誉主任Alfed O. Mueck 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谷牧青博士后编写,该章节汇聚了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创科20余年、每日200多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验,是宝贵知识的结晶。
徐庆群主编
《外国专家的中国情缘》,主编徐庆群亲临现场,分享新书发布的喜悦,其中第一章的主人公是Thomas Rabe先生。本章讲述了Thomas Rabe先生和拉贝家族与中国和北京妇产医院的故事:Thomas Rabe先生的祖父约翰拉贝先生(也是《拉贝日记》的作者)1908年到中国,日军占领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国际友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栖身避难之所;Thomas Rabe教授和十余位国际生育力保护专家一道协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立中国首个人卵巢组织冻存库,这个项目可为中国每年至少100万有生育力保护需求的女性进行生育力保护、防止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外国专家的中国情缘》充分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略”,外国专家们的到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右至左为:徐庆群主编、阮祥燕教授、代荫梅教授、宋娟责任编辑
学术讲座
黄荷凤院士的讲座题目为《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生育力保护》。黄院士介绍了肿瘤生殖医学的重要概念。以Lynch综合征为例对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进行了讲解以及生育力保护策略。结合其团队PGT-P技术在乳腺癌、Von Hipple-Lindau综合征、髓母细胞瘤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生殖干预方面的应用。讲座最后,黄院士对生殖干预焦点问题在临床上的实用策略进行了解答。
陈子江院士的讲座题目为《肿瘤患者辅助生殖策略》。讲座中陈院士指出,肿瘤与治疗可造成患者的生育能力下降或丧失。亟需向肿瘤患者和医生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如何实现生育力保存”的科普知识宣传 。胚胎冷冻、卵子/精子冷冻是比较成熟的辅助生育手段,卵巢冷冻适用人群更广,但需多部门协作实施。MDT的有效合作是实现肿瘤患者辅助生育希望的有力前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欣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出血性疾病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处理》。杨教授指出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所致异常子宫出血以及抗凝相关的医源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并以具体病例讲述了、药物与手术的治疗原则。
阮祥燕教授讲座题目《医源性POI防治新技术-卵巢组织冻存移植临床应用》。阮教授指出生育力与卵巢功能保护保存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热点。详细介绍了POI的诊断、危害与患病率。尤其医源性POI可防可治,是生育力保护的最重要目标。随后详细介绍了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在生育力与卵巢功能保护保存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实施流程与注意事项。阮教授分享了中国首例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后健康婴儿诞生的成功案例,是中国生育力保护领域的里程碑。还提到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术的安全性问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卵巢组织冻存库已经完成冻存卵巢组织500多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阮教授还牵头制定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和多部指南共识,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最后她提出建立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生育力保护网的展望。
首都儿童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武玉睿教授的讲课题目为《儿童生育力保护卵巢组织冻存取材手术的经验与交流》。武教授讲解了卵巢组织冻存技术在小儿中的迫切需求和重大意义。单部位腹腔镜技术在卵巢组织取材中安全可行并适于不同年龄儿童;同时二次手术、化疗后、肠粘连者仍可适用,但技术要求高,有一定学习曲线。在手术过程中要呵护输卵管和卵巢,保留输卵管血供。能量设备可以有技巧性的选择性使用,可明显提高效率。最后,武教授呼吁Turner综合征应尽早进行卵巢组织冻存。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马飞教授讲课题目《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护及全生命周期管理》。马教授首先介绍了全球和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乳腺癌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以及年轻乳腺癌病例的特征,介绍年轻乳腺癌患者原发病治疗与生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指出尽管超过半数患者对生育力问题存在担忧,但极少患者因此而调整治疗方案或是选择保存生育力的方案。最后呼吁建立肿瘤生育力保护网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李晶教授讲课题目《原始卵泡与女性生育力保存》。李教授介绍了生育力保存的概念、适用人群、方法,以及放化疗对原始卵泡的影响。重点讲解了卵巢皮质冷冻技术在女性生育力保存中的应用和原始卵泡库的维持、激活与消耗,以及原始卵泡体外激活技术在女性生育力低下患者中的应用和作用机制。李教授指出在卵巢皮质冷冻保存中如何提高移植后皮质中原始卵泡的存活率是恢复女性生育力的关键因素,调节卵巢皮质在冷冻复苏和移植后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原始卵泡。在化疗药物引起的卵巢损伤中,FOXO4-DRI可以有效保护原始卵泡发挥抗凋亡的作用。
德国约翰娜艾蒂安医院Matthias Korell教授讲课题目:《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护的不同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金凤羽博士翻译。讲座介绍了癌症患者生育力保护的不同选择如:GnRH类似物、控制性促排及卵母细胞冻存、卵巢组织冻存。特别强调每一位卵巢早衰高风险的患者都应该被告知有关生育力保护的相关内容。并推荐所有的年轻女性(包括高风险的白血病)在面临性腺毒性化疗的时候应提供3种生育力保护的选择。关于单独使用GnRH拮抗剂或激动剂的数据仍然是有限的。并且,采用AMH水平用于评价这些治疗对卵巢储备的影响的证据有限。
Markus Montag教授的讲座题目:《卵巢组织冷冻与低温保存的安全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杜娟助理研究员翻译。当前全球范围针对卵巢组织的取材准备、冷冻、保存的标准并不统一,应该建立权威的规范与指南,为规范化卵巢组织冻存技术应用提供标准。从卵巢组织取材到液氮罐长期储存的每个环节,安全问题都至关重要;长期低温储存需注意的事项:还需设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设立报警机制,应认识到人员和设备安全同样重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的讲座《子宫内膜癌保生育力策略》。王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内膜癌保育诊疗的现状,提出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个体化综合诊疗体系以及个体化助孕策略的评估体系、具体方案以及MDT诊疗体系的必要性及具体流程。最后介绍诊疗体系临床成果及推广情况。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瑞芳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弥漫性子宫病变保留生育新术式—PUSH手术》。吴教授首先介绍了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的疾病特点,提出PUSH手术的概念:弥漫性子宫病变保留生育功能的病灶切除及子宫成型术。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术式特点以及改良创新,指出该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临床推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夏恩兰教授的讲座题目《宫腔粘连一TCUI--HOME-DU--人造宫腔》。夏教授以Bruhat教授的故事及两个临床病例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子宫腔的形态分类、宫腔镜子宫壁切开术(TCUI)治疗过程及机制、HOME-Du在T型子宫的应用及人造宫腔的手术过程。夏教授指出T型子宫TCUI、HOME-DU术后宫腔容积扩大、子宫血流改善、子宫顺应性增加,从而明显改善生殖预后。宫腔粘连患者行“人造”宫腔术,辅以较长期的激素治疗,有成功实现生育的可能。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云霞教授的讲座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辅助生殖技术》。曹教授指出EMT影响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EMT导致不孕不育的机制复杂,治疗方面主张ART及早应用于EMT,关注ART治疗EMT过程中COS、卵母细胞质量、免疫和凝血等多个方面并给于适当干预,从而提高ART成功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的讲座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育力保护手术策略》。段教授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粘连常常广泛且严重,严重影响卵巢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手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正常的卵巢。段教授强调,对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手术一定要慎重选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争取只做一次手术,重复手术降低卵巢储备。最后段教授指出,手术后的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北京协和医院田秦杰教授的讲座题目《重视性发育异常疾病的基因检测》。田教授介绍了性发育异常的定义、就诊原因、临床特征、病因和分类,重点强调了基因检测的意义。田教授指出DSD临床表现类似,导致临床误诊率极高,通过基因检测能够明确病因,避免因血清化验、影像检查的局限性导致疾病误诊,诊断只是前提,治疗才是关键,精准诊断可指导治疗方向,还可以避免无效治疗,更可避免有害治疗,可判断疾病预后及预防,提供准确复发风险评估及遗传咨询的基础。此外,田教授还介绍了性腺发育异常及其致病基因和表型,以及基因诊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德国科隆大学Weyertal医院Thomas Römer教授的讲座题目:《如何处理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鞠蕊博士翻译。Thomas Römer教授基于FIGO 的AUB分类系统,针对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分别介绍了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增生诊断方法。针对不同治疗方案优缺点,通过文献回顾进行了客观分析。教授指出,每个妇科医生均应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全部可行的治疗方案,同时要与患者进行讨论,针对是否还有生育计划和保留器官的意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AUB的治疗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的讲座题目《2023年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新进展解读》。郁教授指出绝经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结合多个重大研究成果,介绍了绝经指南的发展历程。中国绝经指南(2023年版)的修订与更新要点。根据临床热点问题及证据收集,对绝经指南证据等级推荐意见投票。具体介绍了指南在结构目录、重要内容上的更新。MHT治疗方案的选择策略以及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相关工作的展望。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刘嵘教授的讲座题目《女童生育力保护》。刘教授首先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POI女童的临床病例,讲解了常见性腺毒性治疗方案及POI风险、女性生育力保存临床路径。刘教授指出HSCT广泛用于治疗血液良恶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遗传代谢病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HSCT所导致生育力下降发生率高,建议接受HSCT治疗的儿童均应进行的保护咨询;HSCT女童患者,应进行卵巢功能与生育力的评估,增加未来生育的机会,延缓、减少未来老年性疾病的发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力民教授的讲座题目《ISGE指南-宫腔镜子宫肌瘤去除术解读及质疑》。冯教授指出宫内疾病规范化诊疗是同质化根本,以10个关键问题为引导,介绍了2022 ISGE指南的术前评估及预处理、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分类及手术处理、HM术中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冯教授强调HM是粘膜下肌瘤最有效的保守性微创治疗;强烈建议应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性官腔镜检查或SIS联合评估,并应用STEPW粘膜下肌瘤分类方案,以预测手术难度、手术完成度、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对于0型子官肌瘤,除了经典的电切以外还推荐使用刨削术;对于I型和II型子宫肌瘤,推荐使用电切术;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特别是液体管理;应将液体负欠量1L作为安全限度,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合并症的女性应选择较低的液体负欠量阈值(750ml);肌瘤去除术后交联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王亮教授的讲座题目《女性骨质疏松症综合防控》。王教授介绍了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基本检查项目、防治基础措施、以及康复治疗。
英国帝国大学教授Nick Panay教授的讲座题目:《国际POI指南:最新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李妍秋博士翻译。讲座基于国际POI指南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策略以及对心理、认知、骨健康以及生育影响的建议。介绍了为POI女性建立的社群网络“Daisy网络”。肯定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团队在儿童罕见病卵巢组织冷冻保存领域的卓越成就。指出需要采取多学科和多专业的长期随访方式来管理POI患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的讲座题目《PCOS不孕促排综合管理与生育力保护策略》。讲解了PCOS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标准、辅助检查、长期治疗与管理及促排卵方案,超重/肥胖PCOS患者的体重管理,中成药在PCOS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展示了子宫内膜癌生育保护的适应症、治疗方案以及生育力保护成功病例。
德国海德堡大学Thomas Rabe教授带来讲座:《月经周期生理学机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谷牧青博士后翻译。Thomas Rabe教授生动形象地展现女性生殖系统病理生理过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代荫梅教授带来讲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不孕管理与生育力保护》。代教授分享了一个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例,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临床特征,详细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管理。代教授指出EMS不孕发病机制复杂,可通过多途径影响女性生育功能;个性化综合治疗,注意各个环节的生育力保护意识;妇科与生殖科医师多学科会诊,充分沟通,综合评估;严把手术指征,让手术治疗获益最大化;术前卵巢功能评估,术中注意卵巢保护,术后个性化助孕指导;卵巢组织冻存是内异症患者生育力保护适应症的选择。
德国图宾根大学Alfred O. Mueck教授带来讲座:《孕激素的血管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翻译。讲座介绍了孕激素对血管系统影响,各种心血管“替代标志物”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指出妇科医生不应忘记HRT对心血管“替代标志物”的强大影响。
主持风采
会议现场签名售书
闭幕式
大会主席阮祥燕教授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此刻又到了第十五年要说再见的时候。本次大会包括6场国际讲座,19场国内讲座,三场专题讲座,包括了院士论坛、生育力保护论坛、子宫内膜异位症论坛、妇科内分泌典型疾病论坛、更年期论坛。现场参会学员共三百多人,来自34个省市、自治区,涵盖云南、贵州和西藏。感谢爱心公司给予的人力物力的无私帮助。感谢团队的坚守和各位组委会成员支持,感谢25位讲者以及13位主持人的倾情奉献,感谢会务组的协调合作,感谢北京妇产学会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证大会顺利、精彩地呈现。第十五届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顺利闭幕,期待明年再见!
供稿:蒋玲玲、李妍秋、刘莉莉
摄影:谷牧青
审校:阮祥燕、鞠蕊